缅甸军方接管国家权力后,这一事件在国内和国内两大层面继续发酵,但事态并没有像一些西方媒体所渲染的那样恶化。目前看,缅甸的矛盾和危机的解决既要假以时日,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缅甸各方如能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这个东南亚国家就能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这对缅甸整个国家、全体民众以及地区和国际社会,都将是一件好事。
军方全面掌控权力,逐渐恢复秩序
对于缅甸国民和外界来说,缅甸军方2月1日的事变很有些突然。当天早些时候的情况有些混乱,包括政府机关关门、议会关闭、全国多地临时断网、部分银行和商店停业、仰光机场进出航班封闭等,但从2日起,这些都已逐步恢复正常。
 (图片说明:2月2日,刚办理完业务的市民走出缅甸仰光的一家银行。缅甸官方媒体2日援引军方的一份声明说,该国银行早前因网络问题服务延迟,目前已恢复正常营业。新华社发 亨曼摄)
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发言人以及昂山素季本人,曾在2月1日事发后设法通过网络等发表声明,谴责军方夺权,呼吁人们抵制反抗。这两天来虽有少量人员走上街头,内比都、仰光、曼德勒、实皆等地多所医院的医护人员还相继发布声明,宣布将从2月3日起拒绝正常工作,开启“公民不服从运动”。但总体看来,缅甸首都及主要城市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反军方抗议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这至少表明了两点:一是缅甸军方不仅对局势有很强的掌控力,而且对当天凌晨采取的拘押昂山素季等人等行动都提前做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据说被抓捕扣押的中央和地方邦的官员、议员,被一一“顺利地”分送到了指定旅馆等地点,没有对抗行为,事后已大部分释放;二是昂山素季及民盟在发出的呼吁中,都强调了人们要以和平方式对军方表示抵制和反抗,避免使用暴力,如果不是这样,局势难免失控。
军方六大措施,避免局势失控
这两天来,缅甸军方在稳定政局方面有步骤地推进,既防止了社会混乱,又避免了权力真空。军方重点采取了六大措施:
一是在扣押昂山素季等领导人的同时,由缅甸副总统吴敏瑞签署命令,宣布收回国家政权,将权力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并授权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大部门由国防军总司令直接掌管;
二是快速任命了副总统吴敏瑞就任缅甸代总统,以便内外有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三是将原昂山素季政府的主要部门部长或副部长或解职免职,由国防军总司令重新任命的官员全面接管政府各部门权力;
四是在缅甸地方省或邦层面对行政长官进行大规模撤换,信得过的留用,信不过的一律撤换;
五是召集有20多个政党参加的会议,让他们一一表态支持新政府,包括缅甸巩发党、民主进步党、新时代人民党和若开民族力量党等多个党派在2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愿意与军方合作;
 (资料图片:昂山素季(中)和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前右二)出席会议,摄于2018年10月15日。新华社发)
六是敏昂莱总司令和代总统敏瑞组建了缅甸新的“执政管理委员会”,由10人组成,实为缅甸新内阁。敏昂莱在会上宣布了缅甸在紧急状态下将要推进实施的经济社会振兴发展计划,包括根据防疫规定恢复国内旅游业、酒店业等行业,提振经济和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等,以稳定民心和外来投资。
这六大措施下,前政权从中央到地方被全面瓦解。缅甸军方否认这是政变,强调这不过是依据缅甸宪法和法律全面改组政府,并称这样做是为了顺应民意,维护缅甸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确保缅甸的经济社会发展。
国际反应 复杂微妙
缅甸政治局势演变以来,国际上的反应始终都很复杂。目前看,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极少数西方国家的反应很强烈,特别是美国新上任的拜登总统,强烈谴责缅甸军方,并威胁要对缅甸新政府、军方和事变的主谋行动人员实施制裁。欧盟也表示了态度,但措辞不如英美两国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