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国务院官网发表新闻公报,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这份题为“在农历新年”的公报中向世界各地的朋友拜年。

布林肯在新闻公报中提到:“我们希望牛年能给大家带来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机遇。”
此前,这位新任国务卿在他的首场电视专访中公开谈论中国:一方面,布林肯将中国和平崛起视为对美国的所谓“挑战”;同时他也承认,中国之所以能够形成“挑战”,也与美国自身酿成的弱点有关。
作为拜登政府亚太政策班底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安东尼•布林肯是怎样一个人?他又会怎样“对付”中国?
 2015年6月2日,布林肯在法国巴黎出席记者会
本文尝试从这位美国权力顶层精英的家世背景、成长经历、政治履历、性格爱好、对华渊源等方面入手,剖析这位“外交官中的外交官”对外政策主张的原生根源及其对华政策主张的未来走向。
文 | 丁宜 瞭望智库国际观察员
1
浓浓的欧洲情结
布林肯是一位极富“欧洲情结”和“盟友思维”的政客,从其小时候成长经历可窥其中渊源。
1962年,布林肯出生于美国纽约州一个富裕犹太人家庭。因父母离异,9岁的他就随改嫁的母亲和继父远赴法国巴黎生活,因而会讲流利法语,直到18岁高中毕业才回到美国上大学。他在欧洲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他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不但布林肯自己,其多位至亲也都与欧洲有着不解之缘。
他的母亲朱迪丝•皮萨尔来自一个匈牙利犹太家庭,在巴黎美国中心当了17年主席,曾供职于法国文化部,为法国文化事业出资又出力,致力于建立跨大西洋文化桥梁。2017年,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文化外交问题特使。
布林肯的继父萨穆埃尔•皮萨尔更是一位在欧洲长大、游走于美欧之间的传奇人物。这位在全球颇具影响力的律师出生于波兰,十几岁时在纳粹集中营经历了地狱般的折磨和生死逃亡,后被法国亲戚收留,远赴澳大利亚求学。
后来,他到美国发展,受到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赏识而担任总统顾问,进入肯尼迪政府经济外交政策特别工作组,并获得美国国籍。
肯尼迪遇刺后,他回到欧洲担任联合国官员,在巴黎开了一家律所,曾为时任法国总统德斯坦提供咨询服务,并为欧美顶级政商巨贾明星以及世界500强企业打官司,与不止一位法国总统有交往。
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荣誉大使兼大屠杀教育问题特使,并在法国、波兰、澳大利亚获颁多个官方荣誉称号。
布林肯的祖父来自乌克兰。克林顿政府时期,布林肯的叔叔曾任美国驻比利时大使,他的生父曾任美国驻匈牙利大使。
|